工作年鉴

当前位置: 旧版网站 > 信息公开 > 工作年鉴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发展概况(2017~2018年)

作者:陈英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5日 17:11 点击次数:[]

2017~2018年是华中科技大学落实《“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各项任务建设的关键之年。为落实规划,学校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和师生有关的应用建设,深度推进“十个一”工程,师生在信息化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深受师生好评,现概况如下:

一、稳步推进“十个一”工程,成效显著。

1.推进“全校一张网”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全校一张网是指校园内的计算机网、专用通信网、公用通信网由学校统一建设,理顺信息管网资源,提高网络质量。当前校园网出口带宽达到33Gbps;部署无线AP两万余颗,室内和室外公共区域全覆盖;有线网和无线网账号统一,校园网总用户数95209个,高峰期同时在线54000多个;校区间4条过江链路保障;校园网内光缆实现统一敷设和统一管理,校内单位申请使用,校外单位申请租用。

2.信息化基础平台和集成平台建成,基本实现了“基础一平台”。形成了核心数据中心、二级数据中心等多级结构,配置物理服务器112台,存储器16台,CPU总数297颗,内存总容量37T,存储总容量1.3PB,虚拟服务器约900个,为学校80多个重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运行服务。

3.“智慧华中大”信息门户、“华中大微校园”等综合性信息平台使用,基本实现了“信息一个站”“上网一个号”。全校40多个主要信息系统全部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并提供二维码扫码登录的统一身份认证接入方式,在PC端登录界面和教职工因私出国、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师生服务中心叫号机等自助设备上实现了扫码登录; 实现了校园VPN使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登录,“上网一个号”日益完善,日均使用8000余人次。目前,华中大微校园关注用户已达5.8万余人,共有小应用226个,已成为师生在移动端办事、获取信息和办公的主要渠道。

4.“微校园”与“统一通讯平台”结合,信息精准推送,实现了“消息一通道”。“微校园”推出电子邮件、办事大厅、失物招领、华中大地图、校园网服务、校园卡服务、校园活动等多个应用,并与统一通讯平台结合,利用基础库、角色岗位管理系统等,实现了个人通讯数据和通讯信道的统一管理。通过人工发送或系统对接可对个人精准发送各类短信、微信和邮件等信息。已有39个信息系统与该平台对接,做到信息精准发送。

5.网站群平台、教师个人主页上线,初步完成“网站一个群”。学校统一建设网站群平台,为全校所有二级单位网站提供建设与运行服务,提高建站效率,减轻二级单位维护负担,确保网站的技术安全。目前已有315个网站(涵盖学校机关部处、院系、实验室、课题组、课程组等单位)纳入网站群平台建设和运行,开通教师个人主页747个。

6. 校园卡功能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校园一张卡”。2017年校园卡移动应用在华中大微校园全面上线,实现了在手机上随时办理充值等业务。同年6月,校园卡电子帐户功能上线,实现了校园网充值和图书馆缴费等功能。随后,校园卡扫码支付系统上线,实现了学校超市、自动售货机、校内循环车和部分食堂窗口的无卡化支付。以“校园卡2017小情书”为题,为56000多名师生订制了个性化电子账单,将师生的各类校园卡消费、认证等数据通过温馨、调皮的语言进行了展示,引起了一波在朋友圈晒账单的小热潮。截止到2018年7月底,校园卡账户总数近33.15万户,周均消费交易126万笔、充值交易近6万笔。

7. 基础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孤岛”继续减少,加快实现“数据一个库”稳步推进学校基础数据库及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实现了与46个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日均共享数据约200次、300余万条。

8.一张表”工程启动,基于“一张表”的院系教职工年终考核系统试点运行。办事一张表是指加强师生个人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审核,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师生可通过在线填写表格,轻松完成大部分办事业务。网上办事大厅于2016年底上线,目前共有137个流程,涉及23个部门,平均每日发起70次;为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建立了线下集中式服务机构——师生服务中心,校内15个单位入驻,设立27个窗口,窗口服务141项,财务自助投递等校内自助设备11台,火车票取票机等社会化自助设备7台。

9.加快推进信息系统集成,不断升级、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启动“集成一总线”工程。集成一总线是指使用总线技术大力推进系统集成,将主要信息系统打通,结合学校流程再造要求,推进跨部门、跨系统的整合,彻底消除“信息孤岛”。推进已有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和数据共享;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严把论证、标书和合同等环节,确保所有新建信息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基础数据库等集成和共享,“信息孤岛”正逐步消除。

二、全面推进业务系统建设,师生信息化体验不断提升。

1. 教务信息化快速发展,本科教务服务更为便捷。

本科教务自助服务终端上线,学生可方便地打印成绩单、在读证明等,从传统两周的办理时间缩减为不到1分钟。网上借教室系统上线,师生借教室流程大为简化。配合学校“一生一课表,一生一档案”的教学改革,初步完成了HUB系统重构,实现了每个学生均有专属个人的个性化课表。网上申请缓考、大学外语四六级网上报名使用学校统一支付平台进行缴费、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管理首次纳入教务管理系统等众多举措让教务服务更便捷、高效。

2. 财务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实现了自助投递式报账。

2017年 “财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实现了和统一身份认证的对接,新开发了一次性奖励绩效系统,增加了附中的银校互联系统,新增10台财务自助投递机,在原来的“不见面报账”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助投递式报账”,师生报账更加人性化和便利。

3. 研工系统和研究生就业系统完成建设,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研究生就业管理系统简化了就业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就业网签常态化,是全国首例实现了与友校用人单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用人单位只需在一方平台注册账号,即可在我校与武汉大学就业系统中同步登录发布用人需求信息。

4. 学生网格化管理和就业服务平台完成建设,服务学生能力增强。

“学生网格化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完成,实现了学生在校的网格化管理功能。该系统共设置“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网格进行层级管理,各级网格员可以进行日常查寝、课堂检查、学生动态情况上报和重点关注人群等基本管理工作,如遇突发事件,也可以通过网格管理系统进行上报,网格内人员根据权限划分进行处理与通知。

“大学生就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就业指导中心、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有效降低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线下跑路成本,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截至2018年2月底,有600余家用人单位通过平台成功报名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656家单位通过平台向1257名毕业生发出了1490个邀约,1154名毕业生通过平台实现网上签约。

5. 智慧校医院一期稳步推进,师生体验明显增强。

校医院一期项目共四大项目,于2017年2月6日启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逐步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完善了自助服务功能,开通了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缴纳医药费;实现了与同济职工医院信息共享,打破了历年来分区就诊的格局。通过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医院信息孤岛、信息陈旧落后的痛;重点优化了就医流程、改善了就诊体验;完成了师生患者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实时健康档案管理。

6. 设备、家具管理系统完成升级改造,解决教职工痛点。

设备、家具管理系统实现了家具、设备建账、验收全流程网络化办理,“人不见面,业务照办”;实现与财务管理系统成功对接,为设备、家具类固定资产自动对账、账账相符提供了技术保证,克服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资产账账不符的顽症。建设了设备、家具管理自助服务终端,教职工可自助打印设备、家具标签,系国内高校首创,极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就近自助办理设备、家具建账,改变了以前教职工或资产管理员到设备处、房产处排队打印标签、建账等现象。

7. 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为智慧外事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报批管理、教师因公护照管理系统完成开发并已上线使用,后期还包括外籍专家管理、国际会议管理、引智项目管理、孔子学院管理、合作协议管理、合作伙伴管理等子系统。该工作平台将学校所有涉外事务的相关系统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系统将汇集华中科技大学所有外事业务数据,所有数据相互关联,解决了以往信息孤岛的问题,可以实现外事一张表工程,投入使用后将实现智慧外事的目标。

8. 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为“一张表”工程提供重要支撑。

图书馆服务器存储项目新增3台4路服务器、1套96TB存储以及1台存储交换机。新设备启用后将增加整体存储容量,解决现有数据增长需求,对业务系统的备份空间提供冗余保证。

华中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平台是学校“一张表”工程中的重要支撑平台,建设目标是全面系统收集华中科技大学自建校至今产生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著作文集、专利成果、科技成果数据,为“一张表”提供科研成果数据。目前已完成“一张表”工程中六类数据的字段设计和规范设计,确定了机构知识库、一张表工程、个人数据中心的数据同步和共享流程,采集了CNKI、CSCD、CSSCI、SCI、EI、IEEE、ACM、SCOPUS等数据库中署名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成果数据,完成了243347条成果数据的清洗工作和113位老师3086条成果数据的认领工作。

9. 档案馆信息化二期建设完成,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7年完成约150万页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实现了我校各校区档案全部数字化。档案系统与学校OA 系统完成了对接,实现了OA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自动归档。建立档案服务的微信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档案去向查询、出国翻译、补办档案、学历学位认证、原始成绩和录取名册查询等服务。

10. 后勤多个信息化项目完成,后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博士生公寓门锁改造、明厨亮灶工程、80栋学生公寓和宿舍的大门门禁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对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的精准管理,达到安全防范与精细化管理的双重效果。

三、稳步推进与运营商校信合作,运营商管理与合作日益规范。

1.继续开展数字迎新合作,加强学生个人信息保护。

2017年继续开展与三家电信运营商的迎新合作,调整了新生选号办理手机卡的流程,加强了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管理。

2.规范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学校利益和服务得到保障。

针对沁苑学生宿舍、电气学院、化学学院及各家运营商的基站设置申请需求,完成了中国电信、中国铁塔、中国联通所属的共60余个校内基站的场地使用服务招标采购工作,逐步规范了校内移动通信基站管理,保障了学校利益。

四、继续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

1.继续出台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先后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教师个人主页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内设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自助设备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等8个文件,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注重提升服务管理,网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通过校园网呼叫中心、信息反馈平台、服务邮箱、主任邮箱、QQ群等及时反馈、处理师生建议和意见。发布校园网开通指南、学校邮箱及校园卡使用指南等,推广自助开通校园网账号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全年实现用户零投诉。

3.采用多种形式,让信息化工作入脑入心。

通过校报、微校园推送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并制作了网络安全系列视频;编制了针对新生和新进校教职工的《网络与信息化应用使用指南》,并通过微校园进行推送。开展了Matlab理工专场和医学专场两场讲座并进行直播等系列活动。

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工作,有效确保了校园网络安全。

华中科技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行动、网络安全自查和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专项梳理排查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各项工作,对我校域名(hust.edu.cn和tjmu.edu.cn)开展了全面的扫描和清理工作。完成了我校网站的事业单位标识挂标工作。周密部署,重点防控,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期间,确保了校园网络安全。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获得“湖北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总之,在学校领导重视,各部门大力支持、协作下,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绩已属过去,面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华中科技大学将继续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施“智慧华中大2.0”计划,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不断开拓信息化建设新局面,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撑。




下一条: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发展概况(2016~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