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
华中科技大学人事、学工、财务、资产、教务、科研、办公等主要管理和服务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共建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100余个;校园交通门禁、水电监管平台等特色系统投入使用;继续教育平台课程课件达1100多门并开发了面向移动终端的应用;数字图书馆初具规模,已拥有547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251.4万册,电子期刊达4.7万种,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数字档案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在开展。2015∽2016年,学校信息系统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亮点突出:
(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学校基本建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校内重要信息系统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建设统一的校内用户的身份、角色和岗位的管理和维护功能,提供给各信息系统使用。师生凭统一的账号和口令,实现在校内重要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漫游,最终实现“上网一个号”。
(二)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系统。
学校基本完成校园统一信息门户系统,可集中发布学校各类重要通知、公文、校园活动、重要讲座等;集成师生个人个性化信息,师生登录后可查看与本人有关的基本信息、职称职务、政治面貌、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出国(境)经历、国(境)外学习经历等人事信息,课表、成绩(录入)、教研项目、教学经历、导师等教学学习类信息,科研项目、论文、专利、成果等科研信息,工资、公积金、收入、经费等财务信息,水电、宿舍、校园卡等生活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师生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最终实现“信息一个站”。
(三)校园微门户。
学校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使用微信企业号建设了“华中大微校园”。作为统一信息门户和网上办事大厅在手机端的扩展,为师生提供服务中心、消息中心、校园资讯、通知公告、学校公文等服务。服务中心采用“大市场、小应用”的原则为师生提供教学、学习、科研、财务、生活、校园卡等各类信息和办事服务。
(四)校园卡系统
校园卡系统建设(一期)项目实现了学校各食堂、超市、图书馆、校医院、电瓶车充电桩及校内循环车等处的消费功能,图书馆门禁、图书借阅、电子阅览等功能,以及校医院人工、自助挂号及门诊功能。全校79个不同地点共部署了POS机937部,在教学楼、部分办公楼、学生宿舍及校园卡服务中心共部署了98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及4台自助补卡设备,在17个食堂设置了现金充值点。在主校区、同济校区和东校区分别建设了校园卡服务大厅。共发行校园卡16万余张。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校园卡相关文件制度。校园卡项目验收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我校校园卡系统规模、技术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在国内高校居于一流。
(五)数字迎新系统
数字迎新系统是学校2015年流程再造和优化的样板工程,新生在数字迎新系统完成了选择宿舍床位、选购生活用品、支付各项费用、填报户口迁移信息、填报军训服装尺码、办理手机号码、打印报到单等一系列入学手续,到校之后直接“拎包入住”,简化了报到手续。
(六)数字化财务办公平台
数字化财务平台解决了师生报账难的问题,助力财务管理,深受师生好评。
(七)学校主页改版
学校主页改版“高大上”,从单一的新闻和信息等文字内容为主,升级为面向校内师生、未来学生、校友、合作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学校形象展示和信息展现平台,把主页打造成学校的靓丽新名片。
(八)教务信息化亮点
1、完成HUB系统改版。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行管理信息系统与面向师生的服务信息系统的分离,为学生和教师设计专门的UI,开发新的门户系统,师生用户体验明显增强,新的学生门户推出后,深受学生好评。封面采用优秀学子的高清照片,引起较大反响,学校主页以“HUB系统汇聚榜样的力量”进行了报道,长江日报、中青在线等校外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2、四六级报名采用微信支付。升级大学外语四六级报名系统,采用微信支付,实现在线缴费,是校内首个采用微信支付的应用。此外,开发或升级了教室管理系统、考务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选修课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系统,保障了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3、建设HUB系统微信平台。在微信公众号中提供了学期注册、查课表、查成绩、选课等功能,微信关注人数达4万余人。
4、为毕业生推出“光阴的故事”个性化大数据。《毕业生大数据--光阴的故事》在2015年第一次推出,2016年在教务类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毕业生的借书、进出图书馆,党员组织发展,校园卡刷卡,计算机等考等相关数据。通过数据理出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主线,并放在一个故事化的场景里来叙述,引起了众多毕业生的共鸣,“光阴的故事”一经推出,刷爆毕业生的微信朋友圈,深受学生好评。丁烈云校长在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说到:“你们看到了HUB系统为你们订制的‘光阴的故事’……”。
5、探索“教学大数据”。相继推出学生基本信息和成绩等教学类大数据,“HUST那么大,就是这么巧,我们同年同月同日生!”推出了与在校学生生日等有关的大数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大数据分析”对八年来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大数据系列通过HUB系统微信渠道发布,学校官方微信、学生会微信等也进行了转载,受到学生关注和好评。
二、网络基础设施继续夯实
校园计算机网络已覆盖校园所有204栋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布置了7万余个信息点;部署校园无线网访问接入器3100多个,公共区域无线网室内覆盖率达到约90%;全网实现动态IP地址管理,为用户提供多种认证方式;校园网出口实现了多链路接入,部署了网络缓存系统,总带宽达到10.3Gbps;机房建立了双回路UPS电源和柴油机发电机备用电源系统,有效保障了校园网用电安全;建设了呼叫中心、运维平台、用户服务大厅,运维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校园网建设总体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三、安全防护体系稳步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成了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不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配备了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实现了“攻击能防护,问题能追溯”的目标,有效保障了学校核心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四、保障体系有效完善
(一)出台若干信息化规章制度
2015∽2016年,学校陆续制定了《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卡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试行)》、《华中科技大学主页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于促进学校信息化规范管理,保障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完成“十三五”信息化规划
完成《华中科技大学“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设目标,在技术上实现“全校一张网,基础一平台,网站一个群,数据一个库,集成一总线”,在为师生服务上实现“上网一个号,信息一个站,消息一通道,校园一张卡,办事一张表”。
(三)规范信息化项目管理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从项目需求提出、申报、论证、校领导审批、立项、招投标采购、拨款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支付首批费用、项目内容变更、中期检查、网信办组织验收、支付尾款、系统运行及质量反馈等全过程的项目管理闭环。加强经费管理和项目论证,2015年审批立项全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共27项,总金额约为3114.5万元。完成了网站群平台、微软软件正版化、数字化校园(二期)、校区间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工程审计管理系统、信访管理信息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升级等2016年信息化项目的论证工作。
(四) 初步完成信息化机构整合
学校进行了信息化机构调整,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和注册中心并入网信办,网络与计算中心挂靠网信办。成立了负责统一领导、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全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体制已经理顺。